什么是肝豆状核变性?
作者:35健康时间:2021-09-25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肝豆状核变性多发生在5~10岁。肝脏是铜代谢的重要器官。如果铜在胆道排泄减少,铜蓝蛋白合成障碍不能运输,溶酶体缺陷,金属巯蛋白基因或调节基因异常,均可造成铜无法被肝脏“消化”,身体内铜的含量增多,引起一些异常表现,就发生肝豆状核变性。肝豆状核变性的主要表现有:肢体震颤、发音障碍、吞咽困难、走路异常、恶心呕吐、肝性脑病等。肝豆状核变性需要终生服药。药物可以抑制铜的吸收和增加铜的排出,从而治疗肝豆状核变性。同时注意避免吃含铜量高的食物,如坚果类、动物肝脏等。由于身体内的铜含量增多,对肝脏、神经、眼睛、心脏都会产生损害,引起肝硬化、癫痫、眼部色素沉着(肉眼或裂隙灯下在角膜后弹力层周边部可见棕色K-F环)、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如果及早治疗肝豆状核变性,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损伤许多器官,引发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甚至会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