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1-17 访问量:3210
尿激酶治疗可能引起出血倾向、颅内出血、深静脉血栓形成、过敏反应以及溶血性贫血等副作用。
1.出血倾向
尿激酶能够直接激活纤维蛋白溶解原,使纤溶酶原转变为具有活性的纤溶酶,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可引起全身各处出血,严重时可能导致大出血甚至死亡。
2.颅内出血
由于尿激酶可以促进血液中的纤维蛋白溶解,从而加速血栓溶解,当血栓快速溶解时,可能会导致颅内血管破裂,引发颅内出血。颅内出血可能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3.深静脉血栓形成
使用尿激酶后会导致血液凝固能力下降,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4.过敏反应
尿激酶是一种异体蛋白,在进入人体后会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出现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可能导致荨麻疹、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需要立即就医处理。
5.溶血性贫血
尿激酶诱导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减少,使其更易被巨噬细胞识别和吞噬,进而发生溶血。溶血性贫血可能导致黄疸、贫血等症状,需密切监测并及时治疗。
使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时,应严格遵守医嘱,定期检查凝血功能,避免潜在风险。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