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35健康网 >  中西药  >  甲氧苄啶片的作用机制与成份

甲氧苄啶片的作用机制与成份

日期:2024-12-27 访问量:4066

甲氧苄啶是一种属于乙胺嘧啶类的抑菌剂,它通过影响细菌的叶酸代谢来发挥其作用。具体来说,它是通过选择性地抑制细菌的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从而阻碍细菌利用叶酸进行生长。该药用于治疗由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一些肠杆菌属和腐生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初发病例。

甲氧苄啶片用于治疗急性单纯性尿路感染,成人常用量为每次0.1克,每12小时服用一次或者每次0.2克,每日一次,疗程持续7至10天。对于肾功能受损的成年患者,当肌酐清除率大于30毫升/分钟时,仍然可以采用常规剂量;若肌酐清除率为15到30毫升/分钟,则应将剂量调整为每12小时服用50毫克;而当肌酐清除率小于15毫升/分钟时则不建议使用此药物。请严格按照医师指导用药。

甲氧苄啶片可能引起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如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高铁血红蛋白性贫血。这些情况通常较轻,并在停止给药后能够恢复正常,有时也可以配合使用叶酸来缓解这些问题。此外还可能出现皮肤过敏现象,表现为瘙痒、皮疹甚至严重的情况是渗出性的多形红斑。其他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以及腹泻等症状,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轻微的症状。极少数病例中可能会观察到非细菌引起的脑膜炎症,伴随头痛、颈部僵硬和恶心等症状。如果您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上述提到的任何一种不良反应,请立即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