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35健康网 >  中西药  >  注射用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的作用机制与成分

注射用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的作用机制与成分

日期:2025-01-02 访问量:4806

注射用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主要成分为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其通过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来阻止纤溶酶形成,进而防止纤维蛋白被分解;同时还能促进血小板释放活性物质,并提高血小板的聚集能力和粘附能力,加快血液凝固过程;此外它还能够增加毛细血管抵抗压力的能力并减低它们的渗透率。该药适用于预防和治疗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出血情况。对于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渗血现象以及各类内外科出血状况均具有较好的效果。包括但不限于:手术渗血、外科出血、呼吸道出血、五官出血、妇科出血、痔疮出血、泌尿系统出血、癌症相关出血、胃肠道出血及头部创伤导致的出血等情况。

注射用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的给药方式包括肌内注射、静脉注射及静脉滴注三种方法。具体如下:肌内注射时,每次剂量为200毫克,每天可进行一次至两次;静脉注射则需将每次剂量增加到400毫克,并同样在一天中重复一至二次,且必须先将其溶于20毫升的5%葡萄糖溶液后再行注入;对于静脉滴注,则推荐每次给予600毫克(或者遵循医师指导)并确保不超过日最大限值即1200毫克,同时应将其溶解于250至500毫升的5%葡萄糖溶液中。请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注射用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头晕、心跳速率下降、疲乏无力、局部感觉异常如麻木或热感、口腔干燥、反胃呕吐以及恶心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会在停止服药之后自然消退。若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遇到上述提及或其他未列出的症状,请立即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