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35健康网 >  中西药  >  注射用更昔洛韦的作用机制与成份

注射用更昔洛韦的作用机制与成份

日期:2024-12-04 访问量:4810

注射用更昔洛韦是一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对抗由巨细胞病毒引起的感染。它的活性成分为更昔洛韦,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类似物质。当这种药物注入体内时,它会被快速转化为一种可以有效干扰病毒复制的形式。该药适用于免疫缺陷患者的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的治疗,也常用于器官移植后的病人来防止巨细胞病毒感染以及在巨细胞病毒血清检测呈阳性的情况下预防艾滋病患者发生巨细胞病毒相关疾病。

注射用更昔洛韦在治疗过程中有不同的用法用量。对于初次使用的患者,在诱导期内,建议按体重一次5毫克/千克,每12小时进行一次静脉滴注,并且每次静滴需超过一小时,整个疗程持续14到21天。若患者的肾功能有所下降,则需要减少剂量并依据肌酐清除率来进一步调节(例如当肌酐清除率为50-69毫升/分钟时,每12小时静脉滴注2.5毫克/千克)。进入维持阶段后,推荐每日一次,每次5毫克/千克的剂量,同样需要在一小时内完成静脉滴注。对于预防用药的情况,首次剂量也是5毫克/千克,但需要每天两次,连续使用7到14天之后改为一天一次,总共使用7天。请严格按照医师指导使用此药物。

注射用更昔洛韦可能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骨髓抑制现象,表现为大约40%的使用者会出现白细胞数量低于正常水平的现象,而另外约20%的人则可能经历血小板计数显著下降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可能出现诸如精神状态改变、头晕、皮肤过敏等症状。其他潜在副作用还包括胃肠道不适、肝脏指标变化以及心脏节律紊乱等等。如果您在接受注射用更昔洛韦的过程中遇到上述提到的或者未提及的症状,请立即联系您的医疗服务提供者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