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35健康网 >  中西药  >  注射用去甲斑蝥酸钠的作用机制与成份

注射用去甲斑蝥酸钠的作用机制与成份

日期:2024-11-23 访问量:4061

注射用去甲斑蝥酸钠是一种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它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去甲斑蝥酸钠。这种药物在实验室条件下被证明可以破坏或者抑制多种类型的人类肿瘤细胞的增长,包括肝癌、食管癌、喉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等。此外,在动物实验模型上也显示出它能够有效抑制某些类型的癌症生长。该药主要用于治疗肝癌、食管癌、喉癌、肺癌、宫颈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疾病。

注射用去甲斑蝥酸钠的给药方式包括静脉注射、肝动脉插管及瘤内注射三种方法。静脉注射:将本品溶于适量5%葡萄糖注射液,并进一步稀释至总量250-500毫升,然后进行静脉滴注;也可直接配制成溶液后缓慢静脉推注,剂量范围在10到30毫克之间。对于肝动脉插管,则需先将其溶于一定体积的无菌注射用水后再行应用,同样每次使用的标准剂量也是10至30毫克,每日两次连续一个月构成一完整治疗周期,通常建议至少坚持两个以上疗程。而针对局部病灶(如肿瘤)则可通过瘤内注射的方式给予,具体操作是将药物溶解于相应容量的无菌注射用水之后注入病变部位,单次用药量设定在10至30毫克范围内,每星期施用一次,四个这样的间隔期组成一个完整的治疗阶段。请严格按照医师指导使用此药物。

使用该药时需注意静脉给药要避免药液渗出血管壁,并留意用药后可能产生的体温变化及出血风险。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忌烟酒,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同时适当进行身体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