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35健康网 >  中西药  >  维生素K1注射液的作用机制与成分

维生素K1注射液的作用机制与成分

日期:2024-09-24 访问量:4886

维生素K1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维生素K1,它是一种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对于维持正常的血液凝固过程至关重要。这种药物通过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K来帮助恢复正常的凝血功能。该药主要用于治疗由维生素K缺乏导致的各种出血症状,例如因梗阻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等原因引发的出血;由于服用香豆素类或者水杨酸钠而导致的低凝血酶原水平下降的情况;适用于预防及处理新生儿出血的问题;同时也能应对长时间使用广谱抗生素后可能出现的身体内维生素K不足状况。

维生素K1注射液用于治疗低凝血酶原血症时,应采用肌内或深部皮下注射方式,每次剂量为10毫克,每天可以给予一次到两次,但24小时内总剂量不得超过40毫克。对于预防新生儿出血的情况,在分娩前12至24小时,可以通过肌肉注射或者缓慢静脉注入的方式给予孕妇2至5毫克;也可以选择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一时间进行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0.5至1毫克,并且可以在八个小时后再行补充。当此产品被应用于严重患者的静脉注射过程中,则必须确保每分钟的最大输注速率不高于1毫克。请严格按照医师指导用药。

维生素K1注射液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若静注速度过快(超过5毫克/分钟),可能会导致脸部发红、多汗、支气管收缩、心跳加速以及低血压等症状,甚至有可能因急速静脉注射而导致死亡的风险。此外,肌肉注射还可能导致局部皮肤红肿及疼痛现象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儿接受此类药物之后也可能面临高胆红素水平、黄疸乃至溶血性贫血等问题。如遇上述提及之任一不良反应,请立即联络专业医护人员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