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1
苎麻根(15克)、干地黄(15克)、当归(9克)、芍药(9克)、阿胶(9克)(另烊化分2次冲)、炙甘草(9克)。 养血安胎,止漏。 主治劳损胎动下坠,小腹痛,阴道出血,腹痛腰酸等,舌质淡,苔白,脉弦细或细滑。 [详情]
2025-01-11
炒白术(18克)、生黄芪(18克)、生龙骨捣细(18克)、生牡蛎捣细(18克)、大生地(18克)、生杭芍(9克)、海螵蛸捣细(12克)、茜草(9克)、川续断(12克)。 益气健脾,安冲摄血。 主治脾虚气弱、冲脉不固所致妇女月经过多,经行时久,过期不止或不时漏...[详情]
2025-01-11
附子两枚(9克)、茯苓三两(9克)、人参二两(6克)、白术四两(12克)、芍药三两(9克)。 温阳散寒,化湿利痹。 主治寒湿内侵,身体骨节疼痛,恶寒肢冷,苔白滑,脉沉细无力。 [详情]
2025-01-11
麻黄、黄芪、芍药、炙甘草各三两(各9克)、川乌五枚(9克)。 温经散寒,舒筋止痛。 主治寒涩痹痛,痛有定处,遇寒则甚,肢节挛缩,不可屈伸,舌苔薄白,脉弦紧等。 [详情]
2025-01-11
当归、羌活、姜黄、黄芪、白芍、防风各一两(各9克),甘草半两(3克)。 祛风除湿,散寒通络。 主治风寒湿邪所致的痹证,肢体重着,关节酸痛,活动不利,得热则减,遇阴雨寒冷则加剧,舌苔白腻,脉弦紧等。 [详情]
2025-01-11
片姜黄(30克)、炙甘草(15克)、羌活(30克)、白术(30克)、防己(30克)。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主治风寒湿痹,经络不利,肢节疼痛,麻痹不仁。 [详情]
2025-01-11
黄芪(9克)、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18克)、大枣(10枚)。 温阳行痹。 主治血痹,肌肤麻木不仁,脉微而涩紧。 [详情]
2025-01-11
附子(9克)、白术(12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12枚)。 散寒化湿,祛风通络。 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大便硬,小便自利,舌质淡,苔白,脉弦细或细涩。 [详情]
2025-01-11
桂枝四两(9克)、附子三枚(9克)、炙甘草二两(6克)、生姜三两(9克)、大枣十二枚(9克)。 祛风除湿,温经散寒。 主治风寒湿外袭肌表,身体疼烦,不能转侧,以及阳虚内寒的胸腹疼痛,喘咳泄泻,舌苔薄白,脉浮虚而涩。 [详情]
2025-01-11
桂枝四两(12克)、芍药三两(9克)、甘草二两(6克)、麻黄二两(6克)、知母三两(9克)、生姜五两(9克)、白术五两(9克)、防风四两(9克)、附子两枚(6克)。 通阳行痹,祛风逐湿。 主治肢节疼痛,身体赢弱,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舌偏红苔白,脉濡...[详情]
2025-01-11
防风(30克)、甘草(30克)、当归(30克)、赤茯苓(30克)、杏仁(30克)、桂枝(30克)、黄芩(9克)、秦艽(9克)、葛根(9克)、麻黄(15克)。 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主治行痹,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关节伸屈不利,或见恶寒发热,苔薄白或腻,脉浮...[详情]
2025-01-11
薏苡仁(15克),当归、川芎、生姜、桂枝、羌活、独活、防风、白术、草乌、川乌(各9克),麻黄(4.5克)。 祛风除湿,散寒通络。 主治湿痹,关节疼痛重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或有麻木不仁,舌苔白腻,脉象濡缓等。 [详情]
2025-01-11
苍术(6克)、白术(3克)、茯苓(3克)、羌活(3克)、泽泻(3克)、陈皮(3克)、甘草(1.5克)、姜汁3匙(冲)、竹沥3匙(冲)。 健脾利湿,通痹止痛。 主治着痹身重疼痛,痛有定处,舌淡苔白,脉弦细。 [详情]
2025-01-11
秦艽(3克)、川芎(6克)、桃仁(9克)、红花(9克)、甘草(6克)、羌活(3克)、没药(6克)、当归(9克)、五灵脂(6克)、香附(3克)、牛膝(9克)、地龙(6克)。 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主治气血痹阻肩痛,臂痛,腰痛,或周身疼痛,日久不愈,舌紫暗,或有...[详情]
2025-01-11
豨莶草、臭梧桐叶。 祛风湿,利筋骨。 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软,步履不健,舌淡苔白,脉弦细。 [详情]
2025-01-11
桑枝30克、虎杖根15克、金雀根30克、臭梧桐30克、红枣10枚。 祛风湿,通经络,止疼痛。 主治风湿或劳损,关节肌肉痹痛,手脚麻木,动作不利,舌淡苔白,脉弦细。 [详情]
2025-01-11
防己五钱(15克)、杏仁五钱(15克)、滑石五钱(15克)、连翘三钱(9克)、栀子三钱(9克)、薏苡仁五钱(15克)、半夏醋炒三钱(9克)、晚蚕沙三钱(9克)、赤小豆皮三钱(9克)。 清热祛湿,宣通经络。 主治湿热痹证,骨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或兼有发热恶寒...[详情]
2025-01-11
秦艽三两(90克),川芎、独活、当归、白芍、石膏、甘草各二两(各60克),羌活、防风、白芷、黄芩、白术、茯苓、生地黄、熟地黄各一两(各30克),细辛半两(15克)。 祛风养血,清热通络。 风邪初中经络,口眼喁斜,舌强不能语言,手足不能活动,烦热,口苦、苔黄者...[详情]
2025-01-11
白花蛇(60克)、乌梢蛇(15克)、麻黄(60克)、细辛(30克)、全蝎(45克)、两头尖(60克)、赤芍(30克)、贯众(60克)、防风(75克)、葛根(15克)、没药(30克)、血竭(23克)、朱砂(30克)、乌犀屑(15克)、地龙(15克)、炙甘草(60...[详情]
2025-01-11
制川乌、制草乌、制南星、地龙各六两(各180克),乳香、没药各二两二钱(各66克)。 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 主治风湿痰瘀,痹阻经络,筋骨疼痛, 肢体麻木,关节屈伸不利,舌淡苔白,脉弦细。 [详情]
©2023 35健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35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申明:本站内容仅做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