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12-05 访问量:4085
注射用门冬酰胺酶可能导致神经毒性、肝功能损害、高血糖症、血小板增多和水肿等副作用。
1.神经毒性
神经毒性的发生可能与门冬酰胺酶干扰神经元代谢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周围神经病变、运动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
2.肝功能损害
使用门冬酰胺酶可能会引起肝脏细胞损伤,导致转氨酶升高和肝功能异常。可能导致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黄疸。
3.高血糖症
该药物通过抑制葡萄糖进入脑组织,提高脑内门冬氨酸浓度,促进天冬氨酸依赖性异亮氨酸转移RNA合成,减少白蛋白合成,间接地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降低血糖水平。但同时也会使血糖下降过快,引发低血糖反应。长期或高剂量使用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大,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症状。
4.血小板增多
由于门冬酰胺酶可以影响巨核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进而影响血小板的数量,所以会导致血小板计数增高。易形成微血管栓塞,增加出血风险。
5.水肿
门冬酰胺酶能够抑制蛋白质合成,导致体内的液体潴留,从而引起水肿的发生。患者会出现体重迅速增加、下肢浮肿等情况。
接受注射用门冬酰胺酶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任何新出现的症状,并定期进行血液学检查以评估全血细胞计数的变化。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