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11-19 访问量:4420
黄芪注射液不按正常剂量使用可能导致皮疹、发热、过敏性休克、急性肾损伤、肝功能损害等风险。
1.皮疹
皮疹是机体对药物产生变态反应的表现,主要是由于患者用药后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活化。可表现为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斑疹、风团,严重时可能出现红肿、水疱等症状。
2.发热
发热通常是因为药物引起的炎症反应或感染,此时体温调节中枢受到刺激,导致身体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可能引起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不适症状,长期高热状态还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3.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是由黄芪注射液中的某些成分引发的Ⅰ型超敏反应,机体释放组胺等介质导致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及平滑肌痉挛。临床表现包括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呼吸困难以及皮肤瘙痒或红肿。若未及时处理,可能会因循环衰竭而导致死亡。
4.急性肾损伤
急性肾损伤可能是由黄芪注射液中的某些成分对肾脏造成毒性作用所致,这些物质会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进而影响肾功能。患者可能出现尿量减少、水肿、高血压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少尿或无尿的情况。
5.肝功能损害
肝功能损害是指肝脏受到损伤后,其代谢、解毒、合成等功能出现障碍,这可能是由于黄芪注射液中的某些成分对肝脏造成直接或间接伤害。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胀、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长期发展可能导致肝硬化。
在使用黄芪注射液时,应严格遵循医嘱调整剂量,以避免上述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果发现任何疑似药物不良反应的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并接受适当治疗。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