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11-19 访问量:4463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是一种抗氧化剂和解毒剂,通过增强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来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适用于多种临床情况,如化疗、放疗、低氧血症、肝脏疾病以及某些药物中毒解救。其具体用法用量应依据不同的适应症而定,并可能需要专业医师指导。在使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之前,必须由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开具处方。
1.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进行静脉注射和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时,需将其溶解于注射用水后,加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液中,然后缓慢静脉滴注。肌内注射则需要将药物溶解后直接注射。
2.1.化疗期间:在化疗开始前15分钟,将1.5g/m2的药物溶解于100ml生理盐水中,以15分钟的速度静脉输注。随后,在第2-5天每天给予0.6g的肌内注射。2.2.肝脏疾病辅助治疗:对于病毒性肝炎,每日给予1.2g的静脉注射,连续30天;对于重症肝炎、活动性肝硬化、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药物性肝炎,每日给予1.2-2.4g的静脉注射,连续30天。滴注时间应控制在1-2小时内。2.3.放疗辅助用药:照射结束后,给予1.5g/m2的药物静脉注射。具体剂量需遵循医生指导。2.4.其他疾病:如低氧血症,可在1.5g/m2的剂量下,将药物溶解后静脉输注,病情稳定后每天给予0.3-0.6g的肌内注射。治疗周期因疾病而异,需依据具体情况确定。
该药的副作用包括偶见脸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异常等类过敏症状,应停药。偶见皮疹等过敏症状,应停药。偶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痛等消化道症状,停药后消失。注射局部轻度疼痛。该药禁忌是对本品有过敏反应者禁用。
相关文章
更多>